健康成就更多可能养生专栏
当前位置:首页 > 健康资讯 > 养生专栏

这个“石头”夏季易成冬季多发

发布时间:2025-08-08作者:洛阳慈铭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点击:54 次

这个“石头”夏季易成冬季多发

  夏季气温高升不退,吃个饭、睡一觉、静坐不动等都有可能大汗淋漓。以为只是简单的出汗?若是出汗“过了头”“口渴了再喝水”或是“渴了也不喝水”......小心肾脏正在悄悄酝酿“小石头”,这种“小石头”常在夏季形成冬季发病,需要引起重视。

  肾结石,顾名思义就是在肾脏内形成的硬质结晶体,当代谢废物主要由钙、草酸盐、尿酸、胱氨酸等物质超标时,它们就会被层层包裹,最终长成“肾脏里的钻石”,也就是人体代谢产物的聚集物。此外,尿液碱度的改变、肾脏局部损伤以及某些遗传因素也可能促进结石的形成。

  要注意:预防肾结石复发需要对日常饮食和生活方式进行干预,并且要及时使用针对结石类型的药物进行治疗哦。

  这4个饮食习惯可能让结石高发

  饮水量不足

  夏季是人体出汗量较多的季节,如果没有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,尿液就会浓缩,其中的矿物质和酸盐等物质浓度升高,容易结晶沉淀形成结石。此外,特别是长期过多饮用碳酸饮料,其中的磷酸盐和咖啡因等成分,会促进钙质排出,增加尿液中钙的浓度,从而提高肾结石形成的风险。

  健康小贴士:注意每日咖啡因摄入量上限:建议不超过400毫克≈2杯355毫升左右的美式咖啡,建议每天饮用2000—3000毫升的水,以稀释尿液中的矿物质和盐类浓度,尽量保持尿液呈无色或淡黄色。不建议摄入可乐、苏打水等含糖饮料和啤酒等酒精饮料。

  高嘌呤食物要少吃

  夏季人们往往偏爱烧烤、海鲜等高嘌呤食物,以及高盐、高脂肪的食品。高嘌呤食物在体内代谢后会产生尿酸,尿酸增多可促使尿中草酸盐沉淀,容易形成尿酸结石。而高盐和高脂肪饮食会增加肾脏的负担,影响肾脏的正常代谢功能。根据《中国食物成分表》嘌呤含量较高的海鲜有:鲅鱼、凤尾鱼、沙丁鱼、鲟鱼(熟)、鳕鱼(烤)等。

  健康小贴士:可适量食用较高嘌呤食物,优先选择较低嘌呤和低嘌呤食物。对于健康人群,动物内脏要少吃,建议每个月2—3次,每次25克,比如半个鸡蛋大小的猪肝;至于海鲜,每天40—75克即可,比如7—8个大虾,一个手掌心的鱼肉。

  高草酸食物要焯水

  大多数肾结石都是草酸钙结石,对于草酸过高的食物要格外注意。草酸含量高的食物识别较为方便,吃起来通常会比较涩口。常见含草酸较高的食物有:菠菜、马齿苋、苋菜、空心菜、甜菜、鲜笋、杨桃、茭白、冬笋、芝麻、可可粉等。

  健康小贴士:焯水或煮沸处理可去除大量草酸。研究显示,180克菠菜置于1000毫升沸水中焯1分钟,草酸去除率为43%。若煮沸1分钟、2分钟、3分钟、4分钟,草酸去除率分别为43%、50.1%、54.7%、58.9%,煮后记得倒掉汤水以减少草酸摄入,或者减少饭后摄入,如某些坚果和豆类(高草酸)等。

  适量摄入高蛋白质

  高蛋白是健身、减肥的常用的饮食方法之一。然而,当我们进食蛋白质食物的时候,会使肾小球的滤过率和肾血流量增加。动物蛋白的影响最为明显,其次是乳蛋白,影响最小的是植物蛋白。其次,蛋白质中含有大量氨基酸及甘醇酯,其促进尿酸排泄,使得结石发生风险增高。所以,对于已经有肾结石或其他肾脏疾病的患者,应当避免高动物蛋白饮食。

  健康小贴士:根据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(2023版)》,18—65岁的女性和男性建议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分别是55克、65克,约250克鸡胸脯肉的量。

  小食提醒:一定要定期检查!有些患者可能没有疼痛和血尿等症状,但是这类结石往往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,所以定期体检很重要。同时,避免久坐不动和憋尿的行为,及时如厕排空膀胱。同时,戒烟、戒酒、限制咖啡因的摄入也有助于降低肾结石的发病率。


以上内容来源网络,版权属于原作者,如有疑问,请与联系删除,仅用于信息交流。

分享到:0 用手机看
#

拍下二维码,信息随身看

试试用微信扫一扫,
在你手机上继续观看此页面。